据韩国《东亚日报》报道,韩国最近发现了中国明代文人倪谦作为明朝使者访问朝鲜时所著的《辽海篇》。
《辽海篇》是倪谦(1415-1479)在1450年访问朝鲜时所写的纪行,由其子在1469年编撰成书。这部书是中国明代具有代表性的纪行作品。特别重要的是,这部书中包含着大量作者对朝鲜文人和艺术家的印象和评价,还包括了朝鲜文人的献诗以及为该书题写的序和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中朝文化交流的情况。
在韩国发现的这部《辽海篇》已于5月18日公之于世。据《东亚日报》报道,此书是由韩国明知大学和LG延岩文库从一个名门贵族的后代手中收购到的。这部《辽海篇》分上下两册,为本版印刷。在此之前,此书仅在北京图书馆存有一部。
专门研究韩中关系史的LG延岩文库研究委员朴泰根说,《辽海篇》是朝鲜王朝时期中国出版的最早的“韩中诗集”,是研究当时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材料。(斌)
本报讯 毕加索的一幅油画《园前裸女》(Femmenuea?vantlejardin)近日被人割破。《园前裸女》是毕加索于1956年绘制的,画中人是毕加索的新婚妻子。这幅油画存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一座主要的现代艺术博物馆(StedelijkMuseum),其保守估价在1000万荷兰盾至1200万荷兰盾。被割破后,修复费用预计高达数百万荷兰盾。
这一事件使该博物馆的管理者感到震惊,因为早在1986年,美国画家巴尼特·纽曼的画作《谁怕红黄蓝?》曾在这里被割损,从那以后,博物馆大大加强了保安措施。
该博物馆馆长吕迪·菲赫斯说,割画者是一名41岁疯汉,相信他曾于九年前在荷兰国立博物馆(RijksMuseum)用硫酸泼损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名画《夜巡》。《夜巡》是国立博物馆收藏的欧洲17世纪“伟人画家”的主要珍品,于1990年被人用硫酸泼损,幸而只是表面颜料受到酸蚀。这位馆长对记者说,被捕的疯汉名叫保罗·G,与九年前毁坏《夜巡》的人同龄,而且也使用相同的姓名词首字母。
但警方表示,目前还无法证实毁画者是同一个人。警方说,保罗·G是从阿姆斯特丹附近的乌得勒支一所精神病院逃出的。他在1978年用玩具枪企图劫持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一架客机,被捕后一直被囚禁在这家医院。(惠炳)
本报讯 委内瑞拉第6届米格尔·奥特罗·席瓦尔文学奖于5月21日揭晓,该国作家卡萨尔塔·孔塔斯蒂的小说《菲德拉手上的一块镜子》获此大奖。
孔塔斯蒂一直在委内瑞拉中央大学心理学系任教,同时进行行为分析的科学研究。他于7年前开始文学创作,写有9部小说,《菲德拉手上的一块镜子》是他的新作。(见晔)
本报讯美国畅销书《南京大屠杀》(TheRapeofNanking)的出版商基本出版社已取消同日本出版社之间的合约,将不出版这部记录日军在中国南京犯下战争暴行的历史著作的日文译本。
由于日本右翼势力的阻挠,而出版社与原作者张纯如对如何处理日文版本的谈判也一直没有结果,《南京大屠杀》日文版的出版实际上已耽搁了很长时间。
《南京大屠杀》原书是以英文创作的,在美国的销量已有50多万本。但日本右翼人士说,没有证据证明日军在1937年12月在南京杀害30万中国平民。日本的一些杂志去年也对原著中至少10张照片的出处表示怀疑。此外,出版商还接到了许多恐吓电话和恐吓信。(惠炳)
本报讯西班牙北部布尔戈斯省阿塔普埃卡山区于近日发现一个30万年前人类祖先的骨盆化石。除骨盆化石外,在“骨坑”里还挖掘出属于同一个人的两根股骨、当时使用的矛和一些石器。同时出土了属于至少33个不同性别人类祖先的2500根骨头化石。这一发现对研究人类进化史有重大意义。
科学家经过对这些骨架的研究发现,人类的这些祖先身高1.77米左右,肌肉重量超过100公斤,寿命在35岁以上,与现代人相比,“古人”比现代人的肌肉多三分之一。他们后来发展成分布在欧洲、北非、西亚一带处于“古人”阶段的“尼安德特人”。专家们还指出,由于这些人拥有宽大的胯,当时妇女分娩比现代妇女要容易得多。西班牙科学家胡安·路易斯·阿尔苏阿加认为,这是迄今发现的保存最完好的骨盆化石,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欧洲史前人类的外形,而且告诉我们当时人类的生活方式。这一新发现改变了以前古生物学界的一种观点——旧石器时代中期欧洲,“古人”的躯干和骨盆比原始人粗大,但肌肉比他们少。现在看来,事实并非如此。(秋霜)
本报讯 南方共同市场首届戏剧节于5月21日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开幕。来自阿根廷、巴西、玻利维亚、智利和乌拉圭的戏剧家给观众带来了最近创作的多彩多姿的戏剧节目。
在10天的戏剧节期间,戏剧家们演出了反映不同题材的10部戏剧作品,其中阿根廷和巴西各3部,乌拉圭2部,智利和玻利维亚各1部。
在参加演出的著名戏剧表演家中有巴西的蒙特内格罗女士。她主演的电影《中央车站》曾获得今年奥斯卡外国影片提名奖,最近还被评为巴西最优秀的演员。另外,在本届戏剧节中献艺的还有巴西的科尔特斯以及阿根廷的加略、拉戈和雷亚尔等蜚声拉美的表演艺术家。(纯子)